"騙字在你的定義為何?“ ”騙“字的主要定義,共識應是刻意設計來陷人於不利。 刻意撰寫不實的廣告已謀己利,是騙嗎? 真實的廣告因無法讓人人滿意,是騙嗎? 騙字,是心知肚明的做假。 身心靈界有很多這一類的騙。 第一騙是: 含糊,放大或作假的資歷。 例如,有學歷是真的,但這學歷本身是真的嗎? 第二騙是: 教授課程的把戲太多。 例如,褂羊頭賣狗肉,灌水或空泛或話數,販售夢想與虛榮。 販售夢想與虛榮本身不是問題,有沒有告之真假才是問題所在。
例如,有人販售未來民政府的官職,有人販售所羅門王血緣或承傳,有人販售學位證照等。 身心靈課程大多不是”技術知識“課,所以非常常見運用一招半式的心理學理論來開發成人工身心靈商品。但這些課程販售的是: 同理心,同情心,或者販售一個時段的心理安慰效應。這類商品的保鮮期有限,速成的外行當內行的效果當然也有限。 暮然回首自己受騙,大多會用”當成繳學費“來安慰自己。 人們受教育的目的是分辨是非,不是跟著製造”混肴是非“。 我雖常跟同學們解釋如何分辨真假是非, 但無法控制學員如何去應用這個"分辨真假是非"。 所以我也有了像李x龍這種以”分享知識“為由, 用超誇張的廣告誘騙人們進入昂貴課程,好”分享他只能考貝轉售的知識“的學員。而這是他親口答應我不會做的事,卻做了。 當然他有權利有選擇做自己,跟著內心的聲音走。 身心靈課程有兩類: 複製與創新。 兩類課程的師資都應內化過要教授的內容,才能經得起”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鐵律。 我真的遇見過幾位大師,各有自己的一片天。 一位說,"心魔還要心藥醫。有人想吃烤香腸,我就賣烤香腸。" 一位說,"我自己是嚴重缺愛的人,卻化身大愛祭師。這是最好的舞台,只有在這舞台上才覺得自己活著。" 一位說,"真與假都是緣份,真真假假隨隨便便,一切隨緣嘍。” 許多課程縱使沒有誇大廣告,也會有課程深淺謀合的問題。 前者是騙,後者則是個人的誤解。 我已經很少在外面上課了,就算去聽些講座也常常提早離開。 因為學會了分辨真假虛實,知道個人穿幾號鞋需要什麼營養,所以也學會了快狠準的狩獵謀合的課程,省我許多生命力和經費。 欺騙與誤解,是分辨真假的細節。 過於樂觀或有錢有閒的人們,會把兩者都當成交學費買經驗。 過於悲觀或有經濟時間壓力的人們,則把兩者都當成詐騙。 中間的灰色光譜,才是真正學習與成長的空間。 認識一些在不同領域的優質身心靈老師,他們讓我覺得微光真好。於是我們默默勤墾自己的路徑或山林,在其間落實一份人生價值的重量。我相信正確努力的重要,一如要減肥就不能隨緣,不要吃藥,不要扮演瘦子。但是心病確實需要專業的心藥,心理劇能緩解壓力,隨緣能夠量力而為。 因此除了詐騙只有一個調性,其它每件事都有無數層面與解讀。 如何避免詐騙的身心靈課程?大概要看一個人的智慧與經驗了。 但是如何避免誤解?這是有智慧也不可能避免的事,最好的解方就是有心的溝通了。 祝大家修課成功 -- 蘇菲亞寫身心靈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