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面啟動/盜夢空間10年重映>>又掀話潮。 10年來我寫過兩篇有關全面啟動(Inception)的文章,也看過至少5次的本片。 英導諾蘭最特有的操作時空手法,在早期的全面啟動/盜夢空間(Inception)電影中算是比較好懂的一部大作。 我將全面啟動/盜夢空間(Inception)一片,用SBMSS身(醫學)心(心智)靈(超心理/靈學)的心與靈的角度來寫這篇文。 在開始前先講兩個笑話。 一,有人跟政府申請了一個研究項目的基金,題目是: 探索人類日益增長的需求和魚類可持續發展的平衡。 基金拿到了,一伙朋友邀約吃飯慶祝。其中有人問了,”究竟這個高大尚項目是什麼呀?“ 申請人只用兩個字就神回了: "釣魚。” 二,黛玉: 阿姨,這碎碎的一抹青翠,好似亂墜了ㄚ頭的眼,平攤於日下,甚是沁人心脾。提神醒腦可是極好的!若忍心炙烤煎熬,焉萎而焦灼,豈不辜負了? 阿姨: 說人話! 黛玉: 煎餅不要放蔥! 上面兩個笑話都在用文字玩弄人們的腦子,是催眠術中的暗示技術。 在全面啟動/盜夢空間(Inception)一片中用的是幾個簡單的催眠技術: - 植入想法。 - 動搖信念。 - 改寫&覆寫。 - 資料挖掘。 特別的是,這些技術原本像下棋,有些載體可以應用。 然而全面啟動/盜夢空間(Inception)電影中,把所有的催眠技術用人肉下去演練,這是第一層的催眠。 在第一層的催眠設計裡的目地,是建立repart外就是資料挖掘以為下一層造夢的資料。 在第二層的催眠設計裡的目地,是多重植入。 在第三層的催眠設計裡的目地,是人肉意識與對方意識的真假混肴化。 因為能夠如此深入催眠的人們極少,所以電影裡為講究逼真,就用科技的方法進入意識層來用人肉進行催眠。在原本是催眠的情境角本裡,置身其中的逼真感外,還加了戲中戲的連環劇碼,這就是深入2~3層的催眠技巧。 這就是全片的真正核心。 為何我敢這樣解譯,除了觀看電影的一目了然外,還有一個原因支持。 不得不說對催眠外行諾蘭的確下足了功夫,甚至比一般速成催眠的催眠師還更努力。首先,諾蘭在這部電影的劇本上已經努力了9-10年的時間。那個年代已經出現了<<駭客帝國>>(1999),<<黑暗之城>>(1998)等類電影,還有Jorge Luis Borges迷幻小說(1985)和《盜夢偵探》(1999-2006)等環境影響的因素,種下劇本的源頭。諾蘭當初的想法是拍攝類似清醒夢的電影,一旦決定后,劇本在6個月內就完成了。劇本在2001年完成,在2009年2月才找到金主開拍。全片不到一年就拍完了,資金1.6億美金,廣告就花了1億美金。2010年7月正式上映,全球總收入為8.23億美元。並獲得了“四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聲音編輯,最佳混音)和最佳視覺效果),並另外獲得了四項提名:最佳圖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原創配樂。” (wiki) 這部電影不但成功的用催眠手法表達了清醒夢的概念,同時還同步催眠了全球的觀眾。 這才是真正有趣的精彩處,不得不讓人拍案諾蘭操作群體意識的功力無敵。 即便不是一模樣,我們SBMSS的NGH催眠課程,以上都是必修的精彩催眠技術之一,所以自然內行看門道了。 這部電影教會人們的一件事是: 速成一個技術很容易, 學好一個技術需要時間與經驗, 精通一個技術則需要用心。 諾蘭寫完這個劇本只需6個月。(這叫原料。) 諾蘭拍完這個劇本需要10個月。(這叫產品。) 諾蘭精通這個劇本需要10年。(這叫含金量。) 許多人們速成一個技術很容易,然後轉身就去販售這個用鍍金來包裝的原料。 這種銷售仍然叫做催眠術,但是低階的催眠手法。 是的,人們都知道這種催眠術應用在85%的廣泛大眾,但無法深入持久。 泡沫催眠是表層催眠,若是<<全面啟動/盜夢空間(Inception)>>這部電影只拍了第一層,就沒有精彩性了。 諾蘭的電影,最精彩處是它已脫離了市場競爭性,突顯了本身的存在價值。 像導演諾蘭一樣有創意的藝術工作者不少,要注意的是我特別寫了有許多為諾蘭提供了靈感與解答的傑出藝術工作者。 這些藝術工作者傑出但無名或曲高寡和,卻成了諾蘭成功的許多推手之一。 至於<<全面啟動/盜夢空間(Inception)>>這部電影的清醒夢(lucy dream)的部份,應屬超心理學/靈學。合約者中有眾數是這樣的推手角色,如果是宰相命卻期待成為箭靶的君王,就會錯過自己的重要使命。 畢竟成為像諾蘭這樣的時代領頭狼,還要經過它人走不過的9-10年執著在蘊釀一個劇本的考驗過程,才能打造其獨特原型。 合約者不是用來保證成功成名就的光環,只是一個職稱。 身心靈界用很多催眠句來催眠光工,什麼都不必做就可戴著光工光環,等著名利雙收,這種事已成常態。 諾蘭這些創造時代的人們,有在在乎這個光工的頭銜嗎?只能說一紙空泛頭銜是給心理有障礙的人用的而已。 人們要擔心的是,自己中了文化捆綁的催眠句,能夠走多遠,能夠創造多少自我的存在價值? 這部電影把催眠學和超心理學重疊在一起,以增加其複雜度。 但在催眠和靈學專業眼中,這是可以分開解釋的,但解釋起來需要更多空間。 簡單說,進入它人的清醒夢(lucy dream)是非常可能但極少見的事。 <<全面啟動/盜夢空間(Inception)>>電影中用進入它人的清醒夢(lucy dream)來催眠它人,這個清醒夢就是載體。 我們平日在做深入催眠時,就是接近製造類清醒夢的手法。 (這篇文後,可以看見有人會用這個來打廣告招生意了。) 但是要特別聲明,這種類(催眠)清醒夢跟真正的(靈學)清醒夢不同的是,前者沒有出體,後者有出體。 前者仍在個案意識中,所以都是自己熟識的意識東西;後者已經出體,大多是陌生的靈學環境。 這方面的事,有機會單獨談談清醒夢(lucy dream)時再多寫一些了。 三寫全面啟動/盜夢空間(Inception),算是重要的主題,所以寫了三次。 寫了三次,每次的角度也略有不同,自己都很意外,可見此片的學習深度還算有意思的。 最近<<全面啟動10年重映>>也造成討論風潮,可見<<全面啟動/盜夢空間(Inception)>>一片效應得持久度了。 -- 蘇菲亞寫心靈 #蘇菲亞國際身心靈學校 #三寫全面啟動/盜夢空間(Inception)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