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過很多有關教育的文字。 在亞洲,學校教育曾經是舊世代的生命核心,大部分人縱使離開學校,一生仍受學校教育的正面影響。而原生家庭的家庭教育則大多數是負面的,不但把教育外包給學校教育代辦,還經常干擾學校教育。 這10~15年來的學校教育已經迅速翻轉過來。 由美國這個敢做敢行的國家,開始翻轉傳統教育。 1. 30年前一有電腦,就有了世上第一所鳳凰城線上大學。 2. 25年來幾位新時代的轉型者 - Bill Gates(微軟),William Ferdinand von Meister(美國在線),Steve Jobs(蘋果),祖馬克(臉書)。。等等,都是一群只有高中學歷的人們所創造出來的新時代。[Youtuber和Instagram都是大學生級作品,MOOCs則是博士級的作品。] 大略可見新舊時代所需要的教育不同。 翻閱上面那些時代的創新,所需要的只是靈感和實踐力。 人類的學校教育必需保留,至少強制學習到高中,以獲得能夠有基本說讀聽寫與自我教育的能力,好進入人類的社會。 特別一提,以上那些時代轉型者,都不擅社交,才不會被人脈人情與它人的期望或外務纏身所留下,能夠毅然孤獨的邁進新世紀。 我敢大膽預言,日後的教育將兵分四條路。 新科技教育與傳統教育,前者重視實力與能力,後者重視學歷與證照。兩種都是時代的需要,還有中間的教育型態,就是讓社會教育代替學校教育的MOOCs教育系列。 這個世上已有80億人(+AI),集這麼多人的智慧來推動時代,教育正有第四種的翻新中,就是-腦機對接。這個已經被特斯拉開發出來了,2019已經得到申請許可,在人類身上做實際應用。很快的在10年內,會先量產落實在金字塔頂層。 這些事會在日後,將貧富距離就越拉越遠了。 貧困的金字塔底層,為生活掙扎,一生消耗在抗爭與抱怨上。 富貴的金字塔頂層,則會無憂的進化,一生追求更新更好。 看起來似乎很不公平,但人們選擇了把時間花在哪裡,心就留在那裡了。 -- 蘇菲亞人間小筆記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