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同學跟我提及一個找鬼程式軟體 - iSO Ghost Detect Pro。 新生們便熱鬧滾滾下載了測試,都上載拍到的照片,一時討論很大。 資深同學們的態度就驅向保留觀望,和我一起做點小測試起來。 因為我本身不用IPhone,很早就買了5G手機,無緣玩到這個APP。 更早一直用支持國貨-HTC,HTC有一款非常意外發現可以錄攝到各種能量變化,就成了儀式課的寵兒。 我們用這款HTC做各種能量活動的驗證,同一房間的有與無非常明確,一些影片都褂在臉書上了。 HTC沒落後,我就先買了第一支5G手機,還沒想到(機會)測試它。 話說回來,這款讓新生們討論的軟體 - iSO Ghost Detect Pro,暫稱GDP吧。 我聽了同學們測試的結果,又上網找了其它GDP程式評論者們的評論。。 於是來這裡聊聊,順便寫點筆記,除非有新意新招出現,否則就到此為止。 首先,先來看這個app的開發者 - Perfect Reality Apps, LLC,座落在Arizona。 它是2012年出來的一個新創公司,主要是寫aplle store app的遊戲。 目前曬出的產品是: 一支電遊,和一支GDP。兩支遊戲都標識4歲+。 兩只軟體都是2012~2013的產品,之後就再沒有新產品問世。 其它資料就非常少了,不但沒有公司website,連臉書在2013年後只在2018年更新一篇說要發表grayclassifieds.com,也無內容。完全沒有在經營產品和公司。這個軟體在2012年開發,2017年更新一次。 這只GDP的背景很簡單的介紹完了。 現在來看這個GDP軟體,它看似針測EMP(electromagnetic pulse)電磁脈衝,然後轉換成照片的app。 設計邏輯是8年前apple app剛出來沒多久,app技術還很鮮嫩,所以biz rule是簡單的。 估且不談它的操作設計,先來看看它的使用結果: 1. GDP軟體的照片是可重複內容。=> 所以照片只是虛擬示意圖。 2. GDP的偵測是貼照片前的3分鐘就開始。=> 所以拍照位置已非鏡頭內位置。 3. GDP對許多家電用品也都有反應,如冰箱門外比門內強。=> 所以EMP的根據何在? 4. GDP對於擋住了手機鏡頭也一樣有反應。=> 所以不是用鏡頭偵測,那是用手機的哪部份做偵測?我問了電器師傅有關一般的EMP儀,都說一定要有個偵測頭。 5. 根據GDP軟體同行的評論,雷達偵測不準,需要改進? => ??這個不予置評。 6. 這GDP對“鬼”的能量頻率的根據與定義是什麼?=> 這世上還沒有任何資料說明能量球(orbs)或鬼等能量體的能量頻率是多少,也沒有人在乎吧。 不得不說,這只GDP的設計非常天才。 1. 它投中了人心對鬼又怕又愛的種子。 2. 對外行人來說,它的設計幾乎無懈可擊。 3. 就UI的設計看來非常高級複雜。 4. 動不動就自己Beep自己拍,照片完美,扣人心弦。 5. 這種意像催眠暗示,可以讓容易被催眠的使用者進入自我催眠狀態,產生不同情緒反應,或者為了捍衛自己情緒而來來捍衛這只app? 如果有聰明的媒體,拿這個GDP軟體來測試靈媒們,可能會輕易秒殺一票子新手通靈者(或神棍)。 因為能量頻率太複雜,所以能量偵測從來就是盎貴且不容易的事。 我希望有機會驗證的,是可以在有實際可重複的狀況下能夠重複偵測能量的儀器。 例如,GDV儀可以在設計好的實驗中偵測單一能量的流動增減,可以重複驗證並因調整而吻合改變的期望。 一般有限定頻率範圍的能量儀,動則3萬起跳,更寬能量頻率的能量儀要上百萬之多。 相信這些科學家們應該都有專業素養,來設計這類能量儀,希望人們也能尊重這些科研費用。 最後小小建議,資深的靈通或通靈人一定要謹慎推薦這些東西。 不要讓一個自己也沒有把握的東西,一下子證明了自己的自我感覺良好, 畢竟建立自己的專業聲譽也許要辛苦10年,毀掉它只要1個小時。 這篇文可能讓很多人覺得掃興了。 如果如此,請忘記上面所讀,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 蘇菲亞寫超心理學 #蘇菲亞國際身心靈學校 #聊聊找鬼程式軟體Ghost Detect Pro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