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die in an elevator, be sure to push the UP button. -- Sam Levenson 目前的COVID-19疫情造成全球600萬人確診,36萬人死亡,240萬人康復。 平均每16位確診者有1人死亡,8位康復,其它7位還在康復與死亡的中間拉鋸。 美國CDC公佈2020年的流感致死率是10年來最低,台灣衛管局則說2020年流感致死率是5年來最高。 雖然數據都噗朔迷離,但確實一條條人命在算的。 疫情當頭,各種醫療資源有限下,都喊: 棄老殘,救青壯。 但矛盾的是,大多資源都掌握在二次大戰後的嬰兒潮老殘手中。 這時,”棄老殘,救青壯“ 就要定義為 - "棄下流老殘,救上流青壯。"似乎更為合理。 這句話的隱喻是 - "棄金字塔下層,救金字塔上層。"又更為貼切了。 不管如何,明天和意外,真不知哪個先來。 死亡,對許多人是一個謎。 因為沒有幾個人從那邊走來,帶回那邊的故事。 原因很簡單,死亡的那頭是無涯的廣大,去一趟不容易,去了就很難想再回來了。 被迫從初死後的世界回來,有20%的人們形容寧靜美好,80%的人們則噤口不語。 這些都是沒有經驗過死亡的人們的初次經驗。初次的經驗,總是乍看淺薄的。 我從小經常接觸死亡,到現在仍不能習慣。 死亡的定義在20年來逐步改寫,從心跳停止,到腦波停止; 很快的就會進化到有科儀檢定或協助能量體離開肉身,然後確定離開中陰界。 這可以方便讓肉身很快回收給臟器移植的病患,並免於逗留的遊魂給世人帶來的困擾。 從死亡到中陰界,除非在世就放下我執淡出紅塵,否則還有段漫長的路要走。 對於絕大多數的人們,幾乎都要經歷漫長的新魂之旅,而且是獨行。 我是橫跨兩界的靈媒,曾經看過彼岸的風景,雖然不是全數,但也有較多非宗教的死後世界情事。 如果一個人沒有宗教信仰,或者宗教信仰不夠虔誠, 那麼,死後的世界還是宗教所描繪的樣子嗎? 非宗教的死後世界又如何呢? 我知道以上的答案,並且還有更多。 因為,靈界遠遠遼闊於人們的想像,與大多亡者的親身經歷。 我帶回新魂的故事,邀你來聽。 日期時間: (US)05/30 6pm-10pm = (HK/TW)05/31 9am-1pm 費用: US$220 匯款方式 (http://www.sbmss.net/mystery_classes/payment-methods) 方式: Skype或Zoom -- 蘇菲亞寫超心理學 #蘇菲亞國際身心靈學校 #只走一次的路 確定它好走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