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了解”承傳“的定義。 ================================= 漢語辭典 -- 傳承:傳,傳遞,這里傳授的意思。 承,托著,接著,這里是繼承的意思。 傳承,泛指對某某學問、技藝、教義等,在師徒間的傳授和繼承的過程。 Merriam-Webster 1a: to receive from an ancestor as a right or title descendible by law at the ancestor's death b: to receive as a devise or legacy 2: to receive from a parent or ancestor by genetic transmission 3: to have in turn or receive as if from an ancestor 4: to come into possession of or receive especially as a right or divine portion ================================== 這樣不難理解,承傳應該是一種很嚴肅的事。 最近上靈氣師資課時談到了“承傳”一事。 在臼井靈療產業,“承傳”成了必備光環,甚至各派為了“承傳”的光環嘶殺的血流成河,互相排斥。 人們在乎的只是一個“承傳的名份”,而早已不是內容了。 那麼這裡的“承傳”的定義,究竟被改寫成什麼意思了呢? 一般聽到“承傳”兩字,都是很嚴肅的正式“拜師”,並且師徒間的傳授和繼承是非常明確的長期性質。 像是武術,宗教,藝術或各種專業的承傳,都有一種不成文的承諾在這份長期關係裡面。 而且“承傳”兩字,幾乎是單派 但是臼井靈療產業的“承傳”,卻是空有頭銜,卻毫無實際意義。 簡單說,上完一個1,2日速成班,就有證書代表承傳了。 這種承傳,老師不記得學生是誰,學生也不認識老師,速成課的傳承意義,有著太過輕淺短薄。 這樣子的課程也叫承傳的話,人們普遍一年內可以上到10種不同老師的小短課,難道也就承傳了10家門派的內容? 按照這個邏輯,一個人從小到大的教育幾乎要經歷30位老師之多,難道一入社會就身懷30多家之長? 現代中醫界也愛用師承兩字。不可揭破的秘密是,現代真正有師承的中醫已經很少了。 大都是跟師上幾個課,就自己在網站或資歷上寫”師承“哪位大師,給自己加個光環了。 這跟早年的”師承“意思差太遠了,那時的拜師,是要舉行磕頭入門儀式,並且隨侍在旁學習。 現在這種交學費上課,下課走人的事,哪裡能叫-"師承”或“承傳”呢? 重點是,提供與選擇這種虛名心態的課程,兩肇本身就是物以類聚啊。 身心靈產業總給人一種高心靈境界的型像,更應該要提高自己的心靈層次。 經常看見許多褂足虛名/速成課程/灌水資歷/高大上證照的大師們,出口成髒或花言巧語的景象,都開始懷疑自己入錯行。 然後很多人複製這一套傳出,使得這現象已經成為身心靈界有別於現實社會的一種浮誇文化。 這樣子的投入身心靈後,要如何與現實社會接軌,回歸日常生活或正常職場呢? “承傳”一詞,只是一個小小的心理甜頭,但也是小惡誘餌的開始。 只是看似一個不經易的小事,但卻像催眠一樣深植入淺意識裡,逐漸累積成為人格的一部分元素。 也許有人要說,這樣講太嚴重了啦~ “英國真人秀《The Push》(就範)里,通過心理操控,能讓一個普通人在72分鐘內變成殺人犯。(1) 這個心理操控,就是一次一個小小的心理套路,讓人一步一步的從小惡逐步走入大惡的路去,而且成功率極高。 人們真的要小心這些看似無傷的小誘餌,它們可是步步引出路的心理陷阱啊。 現代的“承傳”也不該跟古代一樣吧?那麼怎樣才叫“承傳”呢? 這個具體答覆誰都很難講得清,如果不是隨便上個課就叫“承傳”,那該怎樣才叫”承傳“呢? 讓我們尋找一個最大公分母吧。 如果看見有人的資歷寫著-“承傳”兩字,給人什麼刻板印象呢? 1. 此人應該跟師極久,有乃師的本事。 2. 此人應是該師的得意門生,才能被授承傳的殊榮。 3. 此人應是可以代言該門派的少數精英。 如果以上成真,那就是“承傳”兩字的真精神。 如果“承傳”兩字給人的印象如此,那麼可以理解學習者沖著坊間大師們資歷上的“承傳”而來的原因為何。 但是,這兩肇心知肚明的心理小劇場,輕易將“承傳”在一兩個課間複制到學生手中,這身心靈何以為實? 所有在學校系統下,苦苦教育學子多年的老師們,都還不能用上“承傳”兩字,豈不捶胸了。 身心靈業界許多有別於現實的奇幻文化,總讓人尋思與擔憂啊。 -- 蘇菲亞寫身心靈 #蘇菲亞國際身心靈學校 #來聊聊身心靈界的“承傳"一事 Ref: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8MRcKicOU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