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紀的大挑戰之一 - 資訊,有什麼意思呢? 它很有意思,意思就是-資訊是下/這個世紀的保命/倖存/翻身之道。 然而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沒有資訊,不是個問題。 (以下只聊網路資訊) 有問題的是: 1. 資訊的CP值。 高CP資訊,可以降低決策風險,決策則決定成敗的關鍵。 2. 可以善用資訊的平台。 可以善用資訊的平台,能夠增加資訊的價值/價格。 3. 得到高CP資訊的代價。 高CP資訊的獲取不容易,隨著含金量的增長,代價也隨之提高。 以上,才是資訊戰場的各種大小戰役的內容。 如今資訊如此普及,就像滿街俯手可拾的食物。 世上儘有1/10的人口在饑餓中,1/10的人口是文盲,也就是有1/5的人口在生存線之下。 有35億人口可以上網,他們已經被篩檢成為文字資訊的擁有者,這是將近1/2的世界人口。 在這個文字資訊的寶藏裡,1/2的人口還會被自然分篩成幾個層級。 國際網路裡分為冰山尖與冰山底下兩大區塊,前者只佔全部冰山的1/10,後者反之。 在冰山尖的人口占有整座冰山的9/10,冰山底層則有9/10的面積與1/10的使用人口。 在冰山尖的資訊有7成是無效資訊,在冰山底層則有3成是無效資訊。 現在我們只聊冰山尖的資訊吧。(以下資訊,即指冰山尖的資訊而已。) 許多人們已經開始注意到資訊的含金量。隨便舉例: 這其中有人靠挖掘資訊的含金量發跡,例如各種類的名嘴等。 也有許多人靠傳播資訊發財,例如各種類的網紅,或線上教育或知識變現者等。 更有許多人靠操作資訊謀生,例如網軍,各種類的仲介,還是名嘴等。 光是資訊本身,已經不是賣點了。 另人驚悚的,都不是上面網路"被"資訊的變遷,而是資訊本身的成長和接受率。 為何資訊成長快?因為人口增快,教育推廣普及。 80億人中的35億人,在現實界的教育成果,再從現實界搬上網路上的資訊,還加上病毒似的轉載; 目前以1-2年翻一倍的速度成長,人口翻新率+資訊翻新率+工具翻新率,五年後都已物是人非了。 現在人們競爭的不只是資訊創新力,還有資訊接受力。 為何平平都是資訊世代,都有一樣的上網汲取資訊的能力,就是有些人能在這個資訊江湖中成功? 估且成功的定義,各個不同,無論是揚名立萬還是安身立命,都算成功不談。 這資訊時代的洪流裡,各種人才備出,小人物瞬間成為大人物,就靠資訊江湖的特質-傳播。 但這些時代人物必定受惠於資訊的優勢,人中之龍才得以有出頭的機會。 二次世界大戰戰後那一群嬰兒潮,在建立了穩定的休身養息後,新世代出來打造了屬於自己的虛擬新秩序。 現在巨量急驟爆炸的資訊,也只有接受得了這些大量新資訊的人們所能擁有。 然而智慧的擁有高CP資訊,才是贏家。 在資訊世代挖掘資訊金礦,是無以抗拒與逃避的大環境影響。 新世紀掘金者淘礦,人人沒把握。但可以肯定的是,避開炒短線搞投機,是低風險的投資。 任何世代都有淘金客,為了挖金礦,肯定要有無數人性漫天飛舞其中。 資訊金礦世紀,上游是創新,中游是駕馭與傳播,下游是終端使用。 上中下都需要智慧的決策。然而資訊有真假,有是非善惡,有新舊期效,有偏性導向。 通常一般人對資訊的判斷是,對我有利的資訊,就是真資訊。。。。。 但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等不到學會如何駕馭或使用,拖延者就早被淘汰了。 下一個世代,有一稱-阿爾發世代(Gen Alpha)已經誕生5年了,到2035年是Gen Alpha世代最後一年,大約有20億人口。 到時他們將掌握著科技資訊並創造現實體驗,成了下一世紀文明新資訊的決策者。 不久的未來,當資訊更加跨越多元奇點,透過量子網路的人類意識大融合,或與人工智慧,甚至外來文明智慧整合; 無論就型式還是內容,資訊就不再如眼下單純了。除了Alpha世代,舊世代將成為新文明的跟隨者了。 現在不努力燦爛,更待何時? 然而,資訊還有一個天敵。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是一句不錯的話。 但這句話是送給無力給自己的選擇收攤子的人所用。 資訊,終究不能取代情感的。(因為兩件事不在一個平面上討論) -- 蘇菲亞寫人間筆記 #蘇菲亞國際身心靈學校 #新世紀的大挑戰之一 - 資訊 #彩蛋是你的身心靈資訊的CP值如何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