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那一派稱為精神分析,也就是日後我們NGH催眠的前身。 佛洛依德在他最後在世的歲月全力尋找猶太人的群體意識的秘密,因而寫出他生前的最後一本書 - 摩西與一神教/論(Moses and Monotheism)。大意是,“弗洛伊德接受了摩西是在荒野裡被謀殺的假說,但他認為摩西存在以色列人民心中,摩西的宗教教義 最終取得了勝利。弗洛伊德發展了他的關於一神教的理論,對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解釋。” - 百度 這裡特別提了佛洛依德用潛意識與催眠學來研究摩西與一神的應用,真是個狠角色,這比單純用潛意識與催眠學來幫個案做臨床的戒酒戒煙,要宏觀且影響深遠得多。因為他的研究發現人類的宗教意識有絕大部分都是催眠作用造成的群體意識文化。 催眠是用心理暗示+技術來達成某一目標。 舉一個最簡單又直白的例子-話術。 有一個女子晚上陪酒跳脫衣舞,但白天還進大學拼命讀書,就令人尊敬。 有一個女子白天還進大學讀書,但晚上陪酒跳脫衣舞,就令人瞧不起。 有一個男子在持經誦咒時,抽煙喝酒,令師傅搖頭。 有一個男子抽煙喝酒時,持經誦咒,令師傅高興。 同一件事,說法不同,影響人們的心理認知就產生巨大的不同結果。 我們教出NGH催眠課程,只是個起步。 借鏡前輩佛洛依德把一套理論與技術,將之擴展到一整個時代甚至半個文明,才是真正操作高手。 期望催眠班畢業的好手們,能夠善用與持續自己手中被賦予的戰鬥能力,才能打開一方新天空。 然而,把催眠用在暗黑產業的能力,我們可以稱為黑催眠。 決定自己所學的催眠,除了功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被潛意識駕馭的性向。 有人會問: "催眠不能操作人類的善惡嗎?“ 答覆是,”也能,也不能。“ 能的理由是,此人得先有種子,就可輕易靠催眠催化。否則要調整或改寫,則十分困難。 不能的理由是,人類的善惡沒有標準,大多都是以對自己有利的人地事務,為善。 簡單說,個人要有善的意願才好運作。 催眠與佛洛依德的交集關係當然是,都運作在潛意識區。 這個區的影響弗遠,甚至一個人的一生命運。 不要輕易把個人的潛意識區開放給它人, 因為這就等於,你主動授權讓它人來操控你的一生。 尤其是對它人的認知,只在一個廣告或一席談話的淺層認知下。 對於潛意識區的操作,大約有十分之九的人口,都束手無策。 無論是主動亂用,或是被動被教導,在沒有好好深入認識與掌握的情況下, 誤失與風險,都是隱藏的危機,這些危機帶來的代價,可能得窮半生來彌補。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大多數人被原生家庭所帶來人生的第一個不經意的終生傷害。 為何立意良好的原生家庭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傷害? 答案是,孩子從出生到初成人這段時間的腦子,都是潛意識區對外開放的。 所有的大小傷害,都直接植入扎根。 這造成許多人,日後要花半生-終生修補。 對於市場廣告 - “催眠無害論”,要特別的當心提防。 這句催眠句就是要你放下放禦心,放心的把潛意識區開放給他們。 有這種催眠句的植入,縱使自己成為受害者而不自知外, 當事人成了催眠師後,也會一再像病毒一樣複製給他的個案與學生們。 天下沒有什麼事,是可以用二元論+主觀意識來做完整決定的。 每件事都有利有弊,並且在不同階段的利弊不同,都得多多明白才是。 所以”學習“是終生的功課,但要”認真學習“,不是隨便買兩本書來翻閱,就成專業了。 想想看,用兩本書就成塔羅師的連黃琪都可騙倒陳水扁,還有什麼人敢鐵口自己永不上當? 光是”催眠“一詞,其實是個統稱。 就像”音樂“一詞,也是個統稱一樣。 所以當人們說,”我也會催眠。“時,就追問下去: ”做哪方面的催眠?“ 你就可以期待人們一般有三個反應: 1. 眼珠子亂轉,臨時找尋答案。 2. 呵呵一笑,含糊講講。 3. 立即有信心的回答。 上面那句”做哪方面的催眠?“, 就是一句對它人有某些影響的催眠句了。 -- 蘇菲亞寫心催眠 #蘇菲亞國際身心靈學校 #從催眠與佛洛依德開始聊起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