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一次中醫的濕。 中醫的濕=漢醫的水毒,分幾個階段養成。先由無法排出體外的CO2造成水份的瀦留,體液變酸後,續發乳酸作用,然後一路從影響細胞膜的穩定性,到最後惡化成細胞膜滲液,蛋白質流出。所以體內CO2過多造成的濕,不是只有是水的瀦留,或器官為何排不出水的問題而已。 常有人問我,”喝水都會胖,怎麼辦?“ 中醫雖不知道濕的物理機制,但知道濕(水毒)囤積在何處,可用不同藥物處理掉。例如若在皮膚,可用汗法的麻黃湯。若在腸痢,可用葛根湯。若在胃中,可用苓桂朮甘湯等等。但是這些處理下游的方法並不能去掉肇事的源頭,就是CO2的缺氧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發生,則是生活飲食習慣的累積到了額度觸發點。不幸的是整個過程,從外觀察並不顯著。如交感神經失調等現象,就很容易跟其它病源橫向混雜,等到外面跡象明顯就已經晚了。 腦病理神經學家說,一個連環殺手是從胎兒時就產生了。他有些在眼睛下方眶額葉皮質的損傷,原因出在單胺氧化脢的高危基因(MAOA gene),俗稱戰士或殺手基因。每個胎兒時期就在分泌的血清素,但這個殺手基因到成人時會因為血清素麻木了,而被突顯出來。然而人們還是可以避開那個基因的陷阱,控制自己成為戰士或殺手的命運。這個例子講的是,我們的健康也是一樣的事。 在水毒養成的前面幾個階段,外面看不出來。 我常說,人們不到大病來改變生活,很難自己主動改變。 -- 蘇菲亞寫身的中西醫結合醫學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