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是最難消化的情緒,比起開心、內疚、害怕等情緒,它要花上240倍的時間才能消化。[轉] 所有的負面情緒(s),大都有兩個要發生的原因: 所有緞練心的學習功課(s),大都有兩個可能成功的結果: 所有緞練心的健康壞掉了,大都有兩個可能修復的結果: 舉個例來看: 就這一個點來看,有防護光和天使愛,甚至有護身符都沒有用。如果立意良好,軟勸對方做冥想,要有正能量等等,都無法解決壓力源頭的力道,只是暫時花錢買拖延成慢性癌的表面舒緩。這叫做擔誤病情。 只要是人,到了中年幾乎就開始意識到傷痕累累的身心疲憊。大家也都知道心病還需心藥醫,心理按摩像肉身按摩要感覺好的SPA需要口袋深。肉身需要定期按摩舒緩的必有源頭的原因: 身體使用不當(骨架歪斜,工作過度,健身錯誤。。)。身體使用不當造成的損壞要經診斷後找不同專業修復,如按摩,物理復健,整脊,骨科,推拿等。 如果拿"應/使用"來當“復健”,可以嗎? 那麼心理損壞呢? 6-8年後的NEW AGE世代要翻盤,下個新世代一定會回頭批判現代這99.9%的光和愛的天使學為神棍。被跟風客戶無情的拋棄後,就會體驗到自我療癒失敗的痛苦。 看現代許多人解壓的方式與量度,因為壓縮太多痛苦,已經到了心理崩潰的邊緣。任何擔誤病情都可能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包括來尋求靈學協助的經濟壓力。 人們熊熊的用了"身心靈"這行業50年來安身立名,靠它謀生與建立存在價值。但身心靈的長輩們要引領世代到哪裡去?能解決世代身心靈方面的什麼問題?很快的,AI已占領身域,進入心的領域,靈字也將被海洗掉,連宗教都會改版以適應新時代的變化。人類文明被操作若此,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 跟風,是跟隨者的行為。 所以身心疾病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如何面對身心疾病? -- 蘇菲亞2019過1/6寫身心靈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