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應該是一套完整的知識與學習。不計70%的網路知識都有誤,人們還容易流於片斷的知識,造成漏洞處處。 例如健康的飲食或運動,都是健康的重要關鍵。 就飲食而言,從健康的烹飪,健康的食材,健康的飲食習慣之外,最重要的還有健康的飲食份量。 就運動而言,從健康的運動選擇,健康的運動方式,健康的運動習慣外,最重要的還有健康的運動分量和健康的體態。 這些元素,缺一不可。 但總是少了一兩件很重要的元素,以致會覺得我什麼都做了,為何還會生大病? 我最近一年都在鑽研人類體態復健學,因為相信很多醫學治不好的病,有許多來自體態歪斜失衡。用失衡的體態去做任何運動或行動,結果只會加重失衡的傷害。簡單的例子,腰方肌或梨狀肌失衡的前提下,還硬做伸展或拉扯甚至強用,只會造成腰方肌的更受傷而不自知。更不提轉移的傷害何在了。尤其是人類的各種肢體文化,從運動到舞台,甚至日常姿態的期望都是非常有違健康的。例如女性的婀娜多姿折腰蹺臀,男性的開腿突腹,奮力趴桌龜頸鴕背辛勤工作的背影,上下班或日常行走的歪斜骨架等等。。都是長期的傷害。 有日這將會是我們身心靈的身的課程之一。 這類課程不能只是用講的想的看的或聽過就好,落實與實用一向是我們課程的宗旨,也得是人們投資自我的正確點。 人類體態復健學雖可與其它醫學療法整合,卻也一樣需要大量的知識與技術。我隨是醫學背景,仍感到隔行如隔山的區別。這個時代追求跨領域專業結合,但很容易流於跨領域皮毛結合。我強調尊重專業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心態。 -- 蘇菲亞小筆記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