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病。 能量療法最大的優勢,便是兼容其它醫療體制,若要針對長期造成的慢性體濕與自律神經失調,應該是有辦法,但一樣需要耐性的。 人們總容易忘記,慢性病的養成來自習慣,而習慣養成性格與體質。任何醫療體制都無法速效慢性疾病,這不是光有愛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因此人們需要學習認識自己的身心疾病,面對它並了解它。 能量療法+中西醫結合,需要大量的興趣與動力來涉入。至少,每學習一個階段,就有一個階段的保障。希望人們真正進入身心能量醫學,而非待在哲學講療法。這個時代在昨天已經出現了醫療革命,健康已非奢侈品,醫學知識也非白色高塔所專屬。我們有幸深入接觸,就趁機好好學習吧~ -- 蘇菲亞寫身心醫學 轉自石沐雨 有臨床個案報告指出: 原本應該被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個案, 卻被誤診為邊緣型人格或是躁鬱症, 因而一直透過藥物治療, 這不僅沒有辦法幫助個案解決他的問題, 只會延緩治療的時間而讓他的狀況持續惡化。 . 忽略創傷生命史史追溯, 在臨床實務上另一個可能發生的問題是, 倘若醫師未能詢問出, 或病人在高度警覺與防衛狀態下無法訴說重大創傷事件,亦將增加誤診的機率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