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演員演戲很容易入戲,這是自我催眠的關係。 人人也都知道,自己天天在演戲。 幾十年的自我和環境催眠之下,人們的人格被捏塑成為一個個回應外界而成的多重人格。在家是一個,在學校是一個,在工作場合又是另一個。然而在家還有數種角色,娘家婆家自己家,面對不同人處在不同地位又是不同角色。對外少於對內腦域的就容易超載短路暴走,長期身處複雜人際舞台之上的就遊刃有餘。 在社交場合,有些人看不出內心溫度,有些人則喜形於色。 人們在多少大小環境被長期深度催眠下,被植入的思想觀念性格等等都不在自己的選擇中。高喊“做自己”,恐怕只是自我素顏人格的一部分而已。喊歸喊,其實真的也只能下班喊了。 自古人們總愛問-"我是誰“? 我教催眠,得先講原理與機制,所以學習者可以善用技術。 催眠有許多門派,每個門派有自己的金字塔要爬。 身心靈自然也是一個大催眠場,85%都是用無論自己清不清楚的催眠術來工作。花錢來被莫名的催眠,也最好在自己的選擇下,否則談何身心靈呢? 世間的催眠效應,在我們是看門道,不知該莞爾還是嘆息。 -- 蘇菲亞寫身心靈的心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