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世上有1/10的人要吃土,而自己沒在那其中? 也許你沒有想過這些,但我有,所以我盡量把每一日過得扎實飽滿。 我盡量把每一日過得扎實飽滿,以致於人們總覺得我總是很忙碌很壓力很緊繃。因為我不忍心生活在對它人是奢侈的天堂裡,而我又能夠為這世界做些什麼呢? 這世界有無數大小的困難埋藏在四處。 每天看到這些新聞,總是很能震撼我的能量體。 我是文字勤耕者,也努力在文字煉金工作上,和其它人一樣從虛擬界俯瞰著另一個並行著又難以想像的貧困世界。 “海地是美洲唯一以黑人為主體民族(95%以上)的共和國。然而,該國與隔壁拉丁裔為主的多明尼加發展上卻有著天壤之別;海地是美洲唯一的極度貧窮國家,2015年人均年收入804美元、處於低人類發展指數,是世界上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人均預期壽命只有42歲。海地原是法國的殖民地。從1791年開始,革命了13年,終在1804年1月發表了《海地獨立宣言》,正式地脫離法國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然而從海地獨立到1915年一百年間,共有近90位統治者相繼上台。隨後的50年間又有五位總統在民選和軍變之間相繼出現。”海地有1千萬人口,但到1990年成人識字率仍然只有為47%。(維基) 讀了海地的歷史,不禁感嘆,如果海地當年沒有對法國革命,現在的情況是否會好些?比較起猶太人成功的獨立建國,到現在仍經常在烽火之中,這些海地的革命先烈們如果知道百年後的海地現況,是否仍會不惜流血革命?自由與麵包,哪個重要呢?革命的目地又是什麼呢?打江山和坐江山又是兩回事吧?。。。。 -- 蘇菲亞小筆記 |
蘇菲亞文章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