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深信不疑的生命路徑是 - 我一直思索這條代代仍在複製的路徑,哪裡有問題了? 舉幾個小例子: 另一個例子: 人們坐視人自身所處的大環境有了轉變,就會隨著大環境的轉變來跟著改變自己。我的重點來了,大環境就像一個容器,它變成什麼樣子,置身其中的大多數人們就會變成那個樣子,也就是文化的樣子。 一個大環境自然也有不吻合那個文化的人們,被稱為異類。 人類的生命路徑是直線進行的,但大環境的變化則決定了大多數人的命運。我是一直提醒人們,如果在生活圈中找不到答案,那麼答案就不在身邊。一定要跨出舒適圈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大環境,否則只能在有限空間隨波逐流了。 對自身環境不滿意的少數人們,也不需要非得把”別國模板“搬進自己國家才是解救之道。畢竟每個環境是大多數人的決定,不是每個人都跟自己一樣渴望改變。縱使有人想改變自己,也不一定會跟人人有一樣的改變內容。只有像apple或FB或google這種讓人們自然選擇跟隨出走舊世代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給了人們選擇的自由意識。即使FB是一個有著24億帳號的大環境,也有人不滿意而出走,選擇適合自己待的環境而居。 例如,LINE,wechat,whatapp,twitter,instagram,youtube,LinkedIn等等都是虛擬界的各個大小無界國度。這個世代,容許人們以一種可貴的和平的自由方式選擇自己的新觀念/新工作型式/新生活態度與新生命路徑,主要是因為生存的大環境改變了。所以不同的生命型式也可以逐漸浮出水面, 人們是自我命運的決定者。 環境也許決定了命運,但人們有駕馭自我命運的權力。 -- 蘇菲亞小筆記 |
蘇菲亞文章區 >